百度地图 - 谷歌地图
散文生活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章阅读 > 伤感文章 > 正文

揪心的痛

来源:sanven.cn 编辑:散文小编 时间:2020-08-20

揪心的痛

不知道与父母有几次合影,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一张,一直珍藏着。

小时候,这张照片是放在镜子背面的。后来,我将它珍藏在影集里。再后来怕它受潮,特地到照相馆封了塑。现在又用手机翻拍,存进了空间相册、微信相册和美篇。

这张照片,保存了一段不敢触碰的记忆

照片是我父亲离开沙沟信用社时拍的。你看,照片左侧第一个便是我父亲,他眉头紧锁,心底的不甘,全部显露在脸上。照片前排坐在凳子右侧的母亲,把我紧紧抱在怀里。

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天灾人祸,折磨着善良勤劳的人们。父亲在信用社当主任,工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,哪村哪户需要贷款,他连夜涉水都要亲自送到,可父亲对家庭关心得就太少了。家里母亲需要带着我和三个姐姐,生活特别艰难。我才两三岁,也在喝着一勺沉到底的粥,有时还要吃野菜度日。我的老舅告诉我,他亲眼看到我的二姐喂我吃野菜,我本来已经含到嘴里了,可一嚼不对劲,又吐到地上,哭着说:“不好吃!不好吃!我不吃!”二姐很无奈,也哭了起来,抽泣着说:“宝宝,不吃会饿的,不吃就不得吃了。”二姐说着,把我吐在地上的野菜往自己嘴里塞,这时,我突然说:“姐!我吃我吃。”二姐连忙又将野菜吐到了我的嘴里。

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,黄金白银已经不值钱了,人们宁可用戒指耳环换上一顿饱饭。村里已经饿死人了。大伯就因为几天没有吃上饭粥,昨晚还到田里放风车,可第二天早上已经停止呼吸了。村里好多人家已经背井离乡,辗转异地谋生了。怎么办?父亲还是在外为工作奔波,很少回来,家里生活已经实在无法维持了。母亲本来就性子躁,在如此困窘的境遇里,就更加缺乏耐心了。于是,只要父亲回来就诉说苦楚,与父亲争吵,甚至打架。至今还朦胧地存有他们厮打在一起的不愉快的记忆,每每念及于此,都隐隐心痛。

也不知什么时候,大姐去了姨娘家,三姐去了舅舅家,二姐与我在一起时间最长,后来也去姨娘家,再后来又被嫁给一个大好多岁的男人,终于患了白血病早早地离去了。

据说,那时家里已经无法生活了,再不想办法,全家人就有被饿死的危险。母亲,已经背负了后娘残忍的骂名,不能再让我也饿死了。于是,她做出了自己晚年也很后悔的举动。母亲,不顾别人的劝说,只要父亲出现在哪里就跟到哪里,父亲主持会议去闹会场,父亲办公就闹办公室,甚至在路上打架打到河里。父亲感觉到这工作实在无法继续了,最后只能十分不情愿地辞职了。这些,在外人看来,多么不近人情,多么不可思议,但对母亲来说,父亲一人在外工作,有时一个月都不回家,工资很少,几乎不顾家人,家里也看不到他的工资,家里人怎么生活?大跃进时,家里的东西都给了公家,连房子都给村里做食堂了,只能住在别人家。他可以看到饥民就给他们一点钱,买点吃的,穷人渡河没有渡河钱,他可以掏出腰包。父亲到哪个地方开会,都自带一个小米袋,交上伙食费。父亲的公心,有口皆碑,但是对自家,对孩子关心得真的太少了。现在想来,母亲也真的有太多的难处。也许,我的出生,也是母亲逼迫父亲辞职的重要原因。母亲希望一家人在一起共度难关。据说,那时男劳力在家干活,挣到的比在单位工作的收入高。多种原因,促使母亲下了狠心,拖了父亲的后腿,可以说,葬送了父亲的前程。

父亲回来了,什么农活都做,拿笔杆子的手,拿起了竹篙子,泥罱子,牛鞭子,风里来雨里去,还是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。无奈之下,全家人只得去安徽流浪了。

随机推荐文章

散文网 sanven.cn 联系QQ:2624927959 邮箱:2624927959@qq.com

Copyright © 2018-2024. 散文网(www.sanven.cn)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 蜀ICP备13001349号

散文网 - 散文精选,美文欣赏,文章阅读,日志大全,情感故事,经典句子,心情日记,图文欣赏 - www.sanven.cn

Top